“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关乎人民福祉,顺应群众期待。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既要脚踏实地破解当前民生难题,也要着眼长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由此,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五项职责清单”,坚持双向发力:既为困难群众送去保障基本、纾难解困的“雪中炭”,也为乡村整体发展注入提升品质、点亮前景的“锦上花”。
一、保基本、兜底线:以“雪中炭”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驻村工作中的“雪中炭”,守的是民生底线,暖的是千家万户的心。它既是解决突发困难家庭燃眉之急的一笔笔救济金,也是打通村民出行与生产最后一公里路的一吨吨水泥。
我们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声音。驻村工作队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重点关注“三类人员”及低保、特困供养、残疾等特殊群体,通过建立动态信息台账,持续跟踪其家庭情况变化,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物资,开展系列帮扶。
我们迈开步子,深入田间地头。针对村内生产道路等乡村发展“动脉”,工作队建立了“依申请考察+常态化巡查”的评估机制,在全面勘察评估后积极协调对接项目与资金,全力推动修复工程落地,保障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生命线”的畅通。
二、促发展、增活力:以“锦上花”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发展,“锦上花”即是发展所需的活力与引领。筑牢防返贫底线,只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在确保群众无冻馁之忧后,如何让村庄拥有更强劲、更持久的发展动能,成为驻村工作的新焦点。
我们着眼人才培养,为乡村注入源头活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亘古不变。在提供基本政策帮扶的基础上,我们正积极联系资源,拟订计划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将课堂开到田间地头,为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提供多方面的技能培训与理念赋能。
我们着眼人居环境改造,为乡村描绘美丽底色。在修通生产路、保障产业“生命线”之后,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便提上了日程。我们的工作正从“通路”逐渐延伸到“治污、增绿、美化”,让村庄从“基础畅通”迈向“生态宜居”。
驻村定点帮扶工作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本质上就是将“送炭”和“添花”有机结合,建立一种深入肌理的问题发现和长效保障机制。当前,我们正稳步推动工作重心由“送炭”向“添花”过渡,这就要求政策供给更加精准、支撑体系更加健全。既要持续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确保“炭”送得准、送得及时;也要系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人才培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花”添得巧、添得持久。只有真正做到筑牢民生底线、点燃发展引擎,方能在广阔的乡土大地上,绘就一幅有温度、有活力的全面振兴画卷。
(供稿: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瑶区瑶族乡沙仁村驻村工作队员 胡晓菲)

手机版
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