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渐近,老家的年味也在悄然酝酿。
春联,是那每年必至的归鸿,为老家的木门披上盛装,晕染出满目的喜庆。
大年三十,落日温柔地给天空蒙上一层橘红。家中便忙碌开来,预备着贴春联,这主角向来是我与爷爷。
有的春联仅是纯粹的红纸打底,简约而大气;有的则有精美纹样在边角处蔓延,精致又喜庆,无论哪种,都让人瞧着满心欢喜。
我煞有介事地指挥爷爷贴春联,奶奶在一旁扶着梯子,时不时叮嘱:“慢些,千万别摔着。”待贴毕,爷爷后退几步,目光带着审视与自豪,端详着自己的“杰作”,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红彤彤的春联在冬日暖阳下闪耀,给老家的旧宅披上崭新的锦缎,给寂静的小村庄添了几缕热闹烟火。
贴好春联后,站在门口,我望着那几抹鲜红在料峭寒风中肆意张扬,心中暖流涌动。这印刷的春联,虽少了些手工的温度,却也满满承载着新年的憧憬与祝愿。
我的思绪悠悠飘远,向着那片宁静的天空。记忆深处,总有一抹温情藏在岁岁更替的春联之后。
往昔腊月,天还未破晓,爷爷就已起身,轻缓地将八仙桌挪至堂屋正中,铺上红纸,再取出那支被岁月摩挲得温润的毛笔。砚台里的墨汁黑得发亮。爷爷先是轻点墨海,继而在废纸上调试墨色。随后,手腕一翻,笔尖稳稳落于红纸,“春”字的一撇恰似春风拂柳,摇曳生姿;“福”字的一点仿若祥光四溢,润泽人间。我静静立在一旁,凝视一个个鲜活的汉字从爷爷指尖诞生。不多时,地上便铺满了红彤彤的“年的诗篇”,屋内弥漫着淡雅的墨香,那是深入骨髓的年味儿,是对家的眷恋。
如今,印刷春联便捷高效,充斥着市场的每个角落。可爷爷手写的春联,始终是我心底最柔软、最炽热的珍藏。那些用掌心温度晕染出的字迹,每一道笔触,都是对家的深情呢喃,对生活的炽热礼赞。它们早已超越了文字的范畴,化作情感的纽带,诉说着往昔岁月。
在老家那人烟渐疏的村巷里,无论是爷爷亲手书写的墨宝,还是批量印制的新春祝语,都是一盏盏永不熄灭的红灯笼,在寒夜中为游子照亮归途,暖彻心扉。岁岁年年,永不落幕,只因它们身上,承载着家的团圆、年的祈愿,那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守望。